讀書會大合照99.06.24 

后里鄉圖書館讀書會九十九年八月份讀書心得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書名:異數  作者:麥爾坎‧葛拉威爾  出版者:時報文化

  書中說:「大律師、數學天才和電腦大亨這些人似乎都非比尋常,是我們社會的異數,但他們也是歷史、社群、機運與文化的產物。他們的成功是優勢和文化的網絡形成的。他們背後有著深厚的社會與文化繫絆,這是無法切割的。」

   這本書解開大家對天才的迷思,作者透過特曼教授對天才的研究,持續追蹤調查,發現智商就像籃球選手的身高,只要到達一定門檻就可以了,要有非凡的成就,機會比才能來得更重要。因為特曼教授選出的天才,無人得到諾貝爾獎,反而是被淘汰的小學生中,日後有兩人得到諾貝爾獎。因為影響天才日後表現的關鍵是:家庭背景。(例如:克里斯‧藍根雖然絕頂聰明,可惜因出身貧苦,沒有傲人的學歷,無法受到尊重與肯定。)

   作者認為亞洲學生數學能力較強是因為:亞洲的數字系統較規則、祖先努力種田所以亞洲學生會更有毅力讀書。數學的好壞是態度問題,即使是天才,如不勤練數學也是不行的。還有他研究發現放暑假對窮學生學習反而中斷,因此亞洲暑假沒那麼長,也是致勝的關鍵。

   書中也提到,阿帕拉契山區居民的祖先都來自偏遠山區,只能以放牧為生,他們擔心別人把牲畜偷走,必須做出凶狠的姿態,因此這裡的人比較喜歡逞兇鬥狠。

   空難與文化的關係研究最讓人印象深刻,很難想像到了生死關頭,竟然還有人說話還那麼文謅謅、那麼不急不徐,機組人員危機處理的應變能力,真的值得商榷。因為人為疏失而發生空難,實在是太冤枉了、太不值得了!

   書中對「成功」有 很多不同的見解,成功是種種優勢不斷累積的成果:出生時間、出生地、父母的職業、成長環境等,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。成功不是無中生有,家世背景以及有沒有貴人相助都大有關係。

   艾瑞克森對學音樂學生的研究,他發現,最後能出類拔萃的,是比別人努力好幾倍的學生。如果要成為某一個領域的高手,必須經過一萬小時的錘鍊。例如:喬伊透過電腦中心不斷努力、披頭四一千兩百場現場演出、蓋茲連續寫了七年電腦程式等等,他們的成功絕非偶然,是能力加上準備,但重要關鍵還是在「準備」上面。因為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。

書中許多例子告訴我們,雖然成功需要配合許多客觀的條件因素,但是如果不努力,光靠天份,是絕對辦不到的呦!這本書讓我們更了解,「小時了了,大未必佳」的原因,也提醒為人父母者,別太迷信天才與資優,因為天才與資優未必是成功的保證喔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li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